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信息发布 > 生态文化体系
 
七星湖夜话—治沙人的中国梦
发布时间:2014-04-18     来源:      作者:吕荣

  晚上11点钟,王文彪的秘书贺鹏飞让吕荣调研员和马玉明教授到王文彪的住所。王文彪则红光满面,精神焕发,连声招呼:“来来,吕总,马教授,今天咱们聊聊天。”说着,他拿起桌子上的几本书递给我们:“这几本书你们看过没有?” 

  我们一看都笑了,这几本书是军旅作家李伶写的长篇报告文学《西藏之水救中国——大西线再造中国战略内幕详录》,邓英淘、王小强、崔鹤鸣、杨双写十几年前写《再造中国》,邓英淘今年刚出版的《再造中国,走向未来》和一些网上下载的书评复印件。 

  王文彪用双手搓搓脸,神情专注地说:“今天我采访一下你们,两位都是沙漠专家,既然书你们都看过,那好,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事你们怎么看?” 

  吕荣就说:《再造中国》十几年前一问世,立刻轰动全国。好像作者都是几个年轻人,这个大胆构思,基础是扎实的,方案非常有创意。 

  李伶写的《西藏之水救中国》,第一次全面介绍了 再造中国的构想——大西线南水北调战略工程,从设想到科学的进展历程和曲折内幕,又一次在全国引起轰动。听说这本书曾经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必读书,震动了中南海。《再造中国,走向未来》我买了一本,别人送我一本。是鲁迅还是谁讲过:书非借不能读也。有两本就不着急,再说,今年的事也太多。 

  马教授看着《西藏之水救中国》说,水利专家郭开提出个“朔天运河”,指的是从西藏的朔玛滩到天津之间开一条运河,把雅鲁藏布江的水引向西北、华北、东北三地,彻底解决中国北方的缺水问题。西藏之水有相当于12条黄河的水量,使用率仅占1%,其余大都白白流出境外,造成下游国家几乎年年水灾。“朔天运河”计划总调水量2006亿立方米,相当于4条黄河的年流量。 

  这个构想的要点是在雅鲁藏布江朔玛滩筑坝,把水抬高至海拔3588米,然后通过开凿隧洞,筑坝拦江,引水入黄河(海拔3399米)。一期工程的黄河水流入青海湖边的耳海淡水湖,成为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北及京津等地的水源;部分水沿黄河下流,成为黄河的新鲜血液,以解晋、陕、豫、鲁之渴。从雅鲁藏布江到黄河,这就是“朔天运河”的雅黄工程,又称“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 

  这一工程的工程量是:从雅鲁藏布江到黄河,直线距离760公里,实际流程1239公里,其中隧洞工程有8处,最长的隧洞60公里,短的6公里,隧洞总长240公里。这段雅黄运河,两岸皆是人烟稀少的山区。这段线路低平顺直,全部自流。实行定向爆破,搞人工塌方,堆石筑坝,堵江截流,施工容易,不怕地震,且淹没极少,移民仅25000人。 

  “大西线”调水工程的明显效益是:受益面广,可以涵盖国土面积的65%。而且可利用黄河4600公里的河道把水送到西北、华北、中原。它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都十分巨大。 

  王文彪似乎有点不太满意:“你说的有些地方我也有意去过,当然太偏的地方没时间去。我的问题是,朔天运河、南水北调,真有这么大意义?” 

  吕荣来了情绪: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南起在党的“十六大”前夕联名向中央写报告,称赞“大西线”藏水北调是我国南水北调所有方案中最宏伟、最壮观、受益面最大的奇特方案。它是人类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工程,不仅能解决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干渴,还能减少东南亚特别是印度和孟加拉几亿人口的洪灾。这样一个影响人类1/3人口的壮举,无与伦比。它一旦成功,已有的世界七大奇迹,甚至让长城、大运河都要望其项背。 

  李伶撰写的《西藏之水救中国》,水利专家郭开提出的南水北调“大西线”引水方案,是影响中国经济格局的大国策,它比发现新大陆更伟大。书中记载了一系列的惊人发现:巴尔博亚发现了巴拿马地峡;地理泰斗翁文灏发现了黄河三个大拐弯之间连线的特点,其中一个黄河大拐弯就是咱们鄂尔多斯大拐弯;水利部总工程师崔宗培发现堆石坝不怕地震;大西南考察队长郭敬辉等人发现横断山垭口;郭开等人发现了雅江峡谷朔玛滩。 

  周子健部长特别欣赏南水北调“大西线” 奇特的治水理念。他把引水方案归纳出五大全新观念: 

    一是治水从源头下手,从高处下手,等于为全中国修建了一座大水塔。西藏水高,高水下流,可以发电,也便于调水。 

    二是正确认识了横断山。表面看来,横断山是藏水北调的大敌,仔细想来却是非常有利的条件:只要在合适的地方筑坝拦水,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的水渠就形成了,这一条条天然沟渠,省力省工,也很少破坏环境。 

    三是洪济旱,合理利用洪水资源。我国的大江大河都受季节影响,雨季闹洪灾,洪水也是资源,这笔资源不利用,还闹灾,损失更大了。郭开的蓄洪济旱方案,十分可贵。 

    四是以治水为突破口,带动沙漠治理、土地利用、资源整合等综合效益,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 

    五是最重要的一点,毛主席提出“南水北调”战略口号60年了,迄今没有很好地研究一番,实现这一战略口号的进军方向究竟在哪里。搞来搞去,还是从低水上做文章,急功近利,泥巴萝卜揩一段吃一段,事倍功半。郭开方案给人以启示:建立中国水塔,沟通江河联网,这才是南水北调的战略目标和进军方向。 

  王文彪说:“南水北调这个方案和我们治理沙漠有什么关系?”   

  这回轮到马教授兴奋了:王总,中国的气候区也划分为三大区,东南季风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西北干旱区,顾名思义,就是干旱缺水,所以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区,有干旱才有了沙漠。 

  历史上,我国的西北地区是温暖湿润的稀树草原区。后来因为青藏高原的3次抬升,把只有2100公里的印度洋到西北地区的暖湿气流阻断,太平洋到西北地区距离是3400公里,而且中间有秦岭、太行山、贺兰山等高大山系的横竖阻隔,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很难到达西北,所以西北地区成了干旱区。 

  前些年,电视、网络上都流行一种炸山说法。说是把青藏高原炸开一条10公里的长廊,让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通畅地再输送的西北地区,改变这里的沙漠。但是,这种方法显然是不科学的,无法实现的。可是,如果把西藏之水引入西北,那真能改变西北地区沙漠的现状。 

  李伶的《西藏之水救中国》讲,根据治沙专家们几十年的经验,年降水在50毫米350毫米地区平均每亩沙漠灌溉100立方米水,连续10年可成绿洲。以此推算,每年调水入区(新、青、蒙、晋、陕、甘、宁7省区)1000亿立方米,连续40年,可改造10亿亩沙漠成绿洲;年调水入区2000亿立方米,15年可以改造10亿亩沙漠成绿洲。年调水入区3000亿立方米,7年即改造10亿亩沙漠成绿洲。 

  我和吕总讨论过这个问题,这些治沙专家们对沙漠变绿洲的年限都估算的长了一些,每亩沙漠灌溉100立方米水,只需35即可变成绿洲。一旦将10亿亩沙漠变成绿洲,我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将会出现根本改善。北方年降水达900毫米,北国成江南。 

  至于大西线对环境的影响,更是功德无量。留住的水可使西藏高原特别是藏西北干冷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调水更可以增加调入区的大气降水,调来的水蒸发到大气中,不仅自己凝结成水滴,而且捕获或结合大气中原有的水分子,一起落下,大大增加降水,改善生态气侯。水体是调温调湿的最大调节器,随着水体的增加,水总量的增加,地区温度湿度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当调水达到万亩规模,每亩沙漠灌溉300立方米水连续10年,降水可增加30%40%,连续40年干旱区可以变成湿润区,如果规模可以大到50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北方将胜过江南。 

  王总,白天您讲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水利专家郭开说:目前我们国家实施的林业六大生态工程之一的退耕还林,是割肉疗疾的不得已之策。仅仅依靠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之策,10年后能否阻止沙化的侵蚀而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局面?不可能!治沙之道,只有调水。 

  王文彪拿起手边的一份文件:“这是20051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本世纪中叶,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到2020年,满打满算最多8年,我现在心里不光装着库布其,心里着急啊。” 

  王文彪的话,令我们顿时肃然起敬。他在库布其沙漠的成功,已让全球瞩目。看来,他的胸怀,他的视野已远不在眩晕的光环里了。 

  王文彪缓缓说到:“不谋全球者,不足以谋一国;不谋百年者,不足谋一时。我虽然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但位卑不敢忘忧。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但是,怎么样才能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是问题的关键。水利专家郭开说的对,割肉疗疾,头痛医头,脚疼医脚,这是我们国家工作的弊端,也是我们治沙工作存在的根本问题。” 

  王文彪的“采访”渐渐逼近主题:“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个水的问题。大家讲的都对,有水就是绿洲,无水就是沙漠。水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生存的命脉。要解决我国三北地区沙漠化和生态问题,关键性的问题是得到足以维持当地人民生产生活、足以维持恢复生态的水。不从根本上解决水的问题,在我国气候变暖趋势日益明显,干旱化趋势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什么也阻挡不了三北地区继续变成沙漠。那我问你们,这么好的事,这么重要的事情,两届中央领导集体都要做的事,为什么没有做成?” 

  吕总讲,我先说说过程。李伶写的《西藏之水救中国》里面说的很清楚。由于周子健部长的荐举,江泽民总书记作了重要批示:“南水北调的方案,乃国家百年大计,必须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比选,周密计划。”温家宝总理批示请水利部发改委认真研究。从此,这一民间方案进入了最高决策层的视野。 

  2001年江泽民同志曾指示赵南起(全国政协副主席)、迟浩田(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二位老上将抓一抓大西线。总参作战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几十个人搞了3个月,证实在技术上大西线完全可行。江泽民把大西线提到常委会上讨论,并请温家宝、赵南起列席。 

  常委们一致认为,大西线意义十分重大,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应加大研究力度。2004年,江泽民同志又多次讲话从战略意义上论述大西线的必要性。 

  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所说的:西藏那么多水,白白外流,而北方特别是西北十分干旱,沙漠扩展,黄河断流,这个现实是不能接受的。必须把这些水合理截留,引到西北、华北,这是好事,大好事,我们必须做好。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人不做,我们的下一代也一定要做  

  胡锦涛同志也对大西线表示关注,他说:我在甘肃工作了十几年,深知西北缺水的严重。我也在西藏工作过,深知西藏水多,雅鲁藏布江经常泛滥成灾,水源没有问题。 

  2005228, 千名老干部、专家学者(包括多名省部级老干部,老将军和几十名院士)就已联名上书中央要求上大西线,指出南水北调东中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化解北方水危机的需求,只有引水2000多亿方的大西线能够救中国,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胡锦涛主席于200532很快就做了重要批示。 

  根据胡锦涛主席的批示,2005630日,40多位国内研究干旱和蓄调水方面的专家走进北京香山饭店,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第257次香山学术讨论会。会上,大西线调水工程方案首倡者郭开就这一方案作了长时间报告。讨论会持续了3天,专家估计:西北到2030年人口将达4亿,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随之增加,即便采取最严厉的节水措施,每年需水也在4690亿立方以上。而其水资源总量仅2694亿立方米,尚缺水1996亿立方米,且随着气候变化,还有进一步干旱的趋势。必须从外流域调2000亿立方米水来才过得去。专家们达成的共识是:调往北方的总水量应在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448亿立方米基础上,至少再扩大两倍,才有可能保障我国北方地区的持续、全面、健康的发展。大西线必须上马。 

  200582,郭开和大西线调水工程方案的另一位倡导者于招英被请进了中南海,坐在他们面前的是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和另外3个局长。6个人谈了3个多小时,主题就是大西线调水工程方案。他们认为:大西线将是本届领导人可以为中华民族做的能载入史册的重大项目之一,是可以彻底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和沙漠治理的最大的国土整治项目,是关系全国经济发展,社会改造的一件大事。大西线也是解决我国耕地、粮食及新农村建设问题;西部大开发及油气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问题;国家战略安全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三峡、小浪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大项目都已完成并且投入开始产出,在当时我国家每年财政收入超过3万亿元的情况下,国家财力也已经可以承担,有条件上马。青藏铁路提前完工也充分证明了大西线的可行性,并没有技术障碍,远不像想象的那样艰难,而且为大西线上马铺通了道路。大西线上马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日益成熟。23万原铁道兵正枕戈以待,准备青藏铁路完工后马上转向延伸线,将青藏铁路修至大西线起点朔玛滩, 为大西线铺平道路,随后即全力突击上大西线。他们甚至向中央立军令状,保证5年就可全部完成大西线工程,比东中线调水都快得多。当时的大西线沿线的西藏、甘肃、陕西等省市都迫切要求大西线尽快上马。大西线已经再次成为举国瞩目,共同期盼的项目。因此应该把大西线提上日程,列入规划,尽快促成此事,安排上马。 

  20063月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相继提出了30多个议案提案要求上大西线。在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国安还作了一个建议在十一五期间增加一条南水北调西线调水线路(即指大西线)的大会发言。  而在随后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刚刚批准的十一五规划中,出现了完成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合理规划建设其他水资源调配工程。这样一句话,所有的专家学者都认为, 十一五期间, 大西线调水工程马上就要建设。 

  吕总说到这里停下来不讲了。 

  等待下文的王文彪微微皱起了眉头。 

  马教授接着说下去:我分析大西线调水工程没有行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众口难调,有人反对。咱们国家人多,改革开放以来言论自由到可以任意胡说的地步,说什么的都有。你比如有人说,治理沙尘暴是违反自然规律,钱学森的沙产业是不务正业,这都是有点身份地位的人讲的。三峡大坝中国吵了几十年,就是现在也有人说它的不好,青藏铁路建设时,反对的人也不少。而大西线调水工程,反对的人大有身份地位。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是行政体制问题。大西线调水工程涉及中国北方十几个省市区、国务院几乎所有部门,权限、利益相互交错,很难协调一致。设想一下,现在就是国务院一位副总理,也很难协调这么多省市区和各部委,因为他上面还有总理,而总理只有一位。 

  王文彪眉头紧锁,小眼睛眯成一条缝。 

  马教授又说:王总,我和吕总商量过,原打算给您写个建议谈“西水北调”,没有想到您今天连夜谈这个问题。说实话,国内就我们认识和知道的范围内,凭您在联合国的威望声誉、咱们国家领导对您的重视,您现在出面张罗、主持“西水北调”,是最合适的人选,而且只有您才能尽快的把这件事办成办好。 

  王文彪眉头皱得更紧,但眼睛睁大了许多。 

  马教授这个讲课常常能得到学生掌声的教书匠,为了他朝思暮想的事游说起来:王总,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25年前,您在小盐湖当厂长时,幻想着修穿沙公路、筑黄河大桥难不难?治理库布其沙漠龙头沙丘难不难?说实话,当初您办成这些事比登天还难! 

  而现在的“西水北调”,您要办的话就简单的多。 

  首先,中国人谈问题喜欢讲天时、地利、人和,咱们也先说天时。 

  天时,这一届中央领导班子是想干事、能干事的一届领导,抓廉政、反腐败深得人心,尤其是两个100年的中国梦,激发了全国人民振兴中华的豪情。刚才咱们谈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建设总布局,把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提到重要地位。什么是源头,就是利用“西水北调”治理沙漠。 

   “西水北调”不仅在短时间,也就是在35年把10亿亩沙漠变绿洲,可使新疆、内蒙古等200万平方公里低海拔荒漠、草地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乐园。就扩大耕地、增加绿地而言,等于再造了一个中国。而且“西水北调”可以解决我国首都北京及天津、青岛、威海、淮坊、烟台、长春、大连、西安、太原等400座城市的缺水问题。 

  再说地利。 

  我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70%以上是高原、山地和丘陵。真正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则很少,13亿人口中,10亿多人挤在10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东部地区。 

  气候和地域的差异造成了我国240万年以来的永久性干旱区。长江流域以北,包括西北内陆河在内的广大地区,总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35%,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属严重缺水水平,而且是绝对缺水。由于老天爷的厚此薄彼,中国北方出现了无处不旱、无城不渴、无河不干、无水不污的严重局面。 

  汉朝留下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西北地区的高大山系就是干旱地区的萧何,因为它,阻挡了海洋暖湿气流的进入,使西北地区成了干旱区;同样还是因为有了它,高大山系成了干旱地区的“湿润孤岛”和水源,成就了荒漠地区的宝贵绿洲。 

  我国藏东南离印度洋近,只有600余公里,又在高空西风急流带上,所以大量水汽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水汽通道而来,碰在念青唐古拉山形成大量降水。青藏高原3500米等高线以上山体形成的降水,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年降水高达28003600毫米,是全国大面积降水最多的地方。西藏水多,年总量在2.8万亿立方米,形成径流8989亿,流出国境6000多亿,有相当于12条黄河的水量,但是目前使用率仅占1%,其余大都白白流出境外,而且造成下游国家几乎年年水灾。 

   “西水北调”,从中调水2006亿,不过1/3。雅鲁藏布江全部在我国境内,是中国的内河,属于三级支流,调水不会引起国际争端。 

  西藏之水至北方,中国北方增加4条黄河的水量,整个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地区的干旱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早在上世纪的40年代,著名科学家翁文灏就发现:由于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三大拐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黄河阿坝大拐弯,鄂尔多斯大拐弯)的连线是一条低地带形成的谷川,两边都是高山。我国西南地势高,西北华北地区地势低,沿着这条线路,完全可以把西南诸河之水顺利地引到西北华北缺水地区。 

  西北有地,西南有水,调水则皆兴,不调则俱废。跨流域“西水北调”,几乎是命中注定、迟早要做的事。不调水,直接就意味着废弃了一半以上的国土。  

  第三,咱们说说人和。中国有句老话,治国必须治水。几千年前,有大禹治水九州,奠定以农业立国的基础。到了秦朝,有李冰父子造都江堰,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后来又有隋炀帝开运河,贯通南北,遂促盛唐之业。今虽有三峡工程,但是要等到以后才能看出效果。 

  毛主席非常重视南水北调,他早就说要抓南水北调,目的是开发北方、开发西部。结果因为水利建设的思想不一致,毛主席知道太勉强也不好,所以只得先开发三峡。 

  但是毛主席的重视南水北调的思想大家没有忘记。半个世纪以来,不少于万人计的部长、将军、院士、专家教授、文人学者、作家记者、热血青年为了“西水北调”,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到现在已经形成一个几近完美、可以实施的开工方案,这是千年一遇的天赐良机。 

  埃及自古以来就有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经验,曾经开凿了数千公里的人工灌渠和排水渠。近百年来仍在建设水利控制工程,这是开发沙漠土地、改造盐碱地的根本策略。为了控制尼罗河的水量,保护沿岸人民的安全,改造沙漠,开发沙漠土地,埃及政府在上世纪60年代修建了世界闻名的阿斯旺水利控制工程。渠全长1000公里,水源来自尼罗河,并横穿苏伊士运河,灌渠修成有6000万公顷土地受益。 

  现在咱们国家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计划总计年调水量448亿立方米,对于缺水几千亿立方米的北方地区来说,犹如杯水车薪。而且存在着污染问题、移民问题、破坏文物问题。最主要的弊端是在长江上作文章,并不能增加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在长江自己2020年后都将成为缺水户的情况下,还要从那里调走几百亿方水,是拆东墙补西墙。 

  要彻底解决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缺水和环境恶化问题,必须上“西水北调”。 “西水北调”工期510年,年引水2006亿立方米,总投资2250亿元,平均每吨水仅1元多,线路总长才1200多公里,移民仅2万多人,水质优,水量丰。比起投资5000亿,工期50年,移民40多万,调水仅448亿的东部南水北调工程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西水北调”工程也得到过联合国与世界银行的支持。在获得亚洲开发银行的支持和联合国的首肯后,世界银行曾允诺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提供全部项目的80%贷款。 

  现在我们国家经济总量排世界第二,技术进步远非昔日可比,完全有能力在西北地区实施大规模的战略反攻,收复失地,重整河山。“西水北调”就是深根、固本、培元,为中华民族在本世纪的腾飞,铸就千年不坏之基。 

  吕总这时候插话说:王总,在等您回来这段时间,我们去了趟兰州沙漠研究所,老专家杨根生最后问我们,咱们科技人员的中国梦是什么?最后他告诉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国梦是“上天、入地、下海、拓沙”。拓沙就是全方位的开拓、治理沙漠。 

  马教授接着说:刚才咱们说到“西水北调”涉及中国北方十几个省市区、国务院所有的部门,权限、责任、利益相互交错,很难协调一致。那是现有体制造成的客观事实,但是这绝不等于这些省市和部门反对“西水北调”的实施。这时候,如果有一个有影响、有能力的,他又不在权限、利益交错部门之内的人站出来振臂一呼,所有的为国家、为民族大义而思考的人,都会不遗余力地支持这件事情的。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许多的启示: 

    我国的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溪亦即苏州至太湖的苏太运河,时属吴国,功成者却是楚国的伍子胥; 

    秦国的郑国渠,功成者为韩国的水利专家、入秦充当间谍的郑国; 

    蜀地都江堰,功成者并非巴蜀人,而是秦国派驻的蜀郡太守李冰父子; 

    地属楚国的灵渠,功成者却是秦始皇麾下的十万秦军。 

    苏伊士运河竟然是法国驻开罗副总领事勒塞普鼎立修成的。 

  现在人们呼吁,中国的勒塞普,你在哪里? 

  王文彪听到这里,不由自主地“腾”的站起来。随后,他大步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许久,王文彪坐下来,闭上眼,双手慢慢地搓着面颊,一言不发。 

  马教授看到他的游说有了效果,接着又说:王总,您的市场化、产业化、公益化三化机制在库布其已取得成功。现在“西水北调”需要的就是这种模式,市场化搞水利,我们国家上世纪末就已经放开;市场化运作“西水北调”,是企业行为,各省市和政府部门都要为企业、为市场服务。 

  西藏水好。西藏的江河湖泉里,都是冰雪水,活性强、无污染,分子团粒小,能促进人体细胞的微型循环,很容易被人体吸收,是真正的软黄金。凡是到过西藏的人,都被那里的山水所震撼,都有“西藏归来无洁水”的感慨。 

  您的产业化可以扩大到水资源管理、水利发电、城市供水等多个领域,而且将来都是在国内占据半壁江山的大产业。 

  公益化的效果更为显著,“西水北调”成功,我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通通治理,10亿亩沙漠成绿洲,北国变江南,这是对国家、对民族做出的最大公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功效相当于上百个都江堰,是泽及亿万人民的千秋功业!  

  从王文彪的住处出来,我们的大脑还在兴奋中,于是干脆来到七星湖。 

  离开酒店,外面黑黝黝的,时间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时期。 

  天上的北斗星依然闪烁,七星湖里的北斗星也在闪烁。